資金流出中國 不代表被放棄
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美國的新興市場投資者,正在進一步抛售中國基金,並將資金轉移到那些無中國風險敞口的交易所基金。

去年流入8隻在美國上市的新興市場ETF的資金額,不上年增長逾2倍,至53億美元。但有55隻追蹤中國指數的ETF在2023年流出8.02億美元,而在前一年是流入75億美元。

做為曾經新興市場中最大的國家,資金流顯示,全球投資者正在削減對中國市場的投資。另外,地緣政治緊張,叠加當地政府對經濟的愈來愈多干預,拖累中國資本市場。與此同時,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股市則出現反彈。

有資產管理公司,從2015年開始就推出不包括中國的新興市場ETF,中國經濟仍處於蓬勃發展階段,而MSCI等指數基金亦正計劃將中國在基準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提高至40%。

直到2021年,中共政府對以馬雲為首的螞蟻金服等民營集團進行打壓,導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一蹶不振。市場才開始普遍認識到,過度集中於中國市場的投資會帶來風險。

由於房地產業接連「爆雷」和私營企業信心不足,中國在疫後復蘇的過程中,亦步履蹣跚。股市持續疲弱,滬深300指數從去年1月開始暴跌20%以上,近期在「國家隊」資金入場救市後,才逐步回穩。

根據行業門戶網站的數據,自去年4月以來,追蹤中國指數的ETF已連續三個季度,出現資金外流現象。

此外,中國與其他新型市場的差異,令更多投資者轉移目標。其中不少基金經理,已將資金重新部署到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市場。

不過情況亦無想象的那麽差,ETF基金相繼由中國撤資,並不代表,投資者對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失去興趣。有基金經理表示,中國的規模及其不確定的政策環境,意味著要將中國視為一個單獨的市場,而不是整個投資領域的一部分。持倉比例的調整,只是代表當下資金對中國市場的需求程度,而非完全移除。

分享至社交網絡: